麻花豆传媒剧国,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欧州黄片视频免费观看,外国性生活一区二区

問答

MP3、WMA、WAV、FLAC、APE這幾種格式各有什么區別?

提問者: jvrstioy 2013-03-31 00:00

最佳答案

WAVE是錄音時用的標準的WINDOWS文件格式,文件的擴展名為“WAV”,數據本身的格式為PCM或壓縮型。  WAV文件格式是一種由微軟和IBM聯合開發的用于音頻數字存儲的標準,它采用RIFF文件格式結構,非常接近于AIFF和IFF格式。符合 RIFF(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規范。所有的WAV都有一個文件頭,這個文件頭音頻流的編碼參數。  WAV文件作為最經典的Windows多媒體音頻格式,應用非常廣泛,它使用三個參數來表示聲音:采樣位數、采樣頻率和聲道數。   聲道有單聲道和立體聲之分,采樣頻率一般有11025Hz(11kHz)、22050Hz(22kHz)和44100Hz(44kHz)三種。WAV文件所占容量=(采樣頻率×采樣位數×聲道)×時間/8(1字節=8bit)。   WAV對音頻流的編碼沒有硬性規定,除了PCM之外,還有幾乎所有支持ACM規范的編碼都可以為WAV的音頻流進行編碼。多媒體應用中使用了多種數據,包括位圖、音頻數據、視頻數據以及外圍設備控制信息等。RIFF為存儲這些類型的數據提供了一種方法,RIFF文件所包含的數據類型由該文件的擴展名來標識,能以RIFF文件存儲的數據包括:   音頻視頻交錯格式數據(.AVI) 、波形格式數據(.WAV) 、位圖格式數據(.RDI) 、MIDI格式數據(.RMI) 、調色板格式(.PAL) 、多媒體電影(.RMN) 、動畫光標(.ANI) 、其它RIFF文件(.BND) 。  WAVE文件可以存儲大量格式的數據,通常采用的音頻編碼方式是脈沖編碼調制(PCM)。由于WAV格式源自Windows/Intel環境,因而采用Little-Endian字節順序進行存儲。  WAVE文件作為多媒體中使用的聲波文件格式之一,它是以RIFF格式為標準的。RIFF是英文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的縮寫,每個WAVE文件的頭四個字節便是“RIFF”。WAVE文件由文件頭和數據體兩大部分組成。其中文件頭又分為RIFF/WAV文件標識段和聲音數據格式說明段兩部分。WAVE文件各部分內容及格式見附表。  常見的聲音文件主要有兩種,分別對應于單聲道(11.025KHz采樣率、8Bit的采樣值)和雙聲道(44.1KHz采樣率、16Bit的采樣值)。采樣率是指:聲音信號在“模→數”轉換過程中單位時間內采樣的次數。采樣值是指每一次采樣周期內聲音模擬信號的積分值。  對于單聲道聲音文件,采樣數據為八位的短整數(short int 00H-FFH);而對于雙聲道立體聲聲音文件,每次采樣數據為一個16位的整數(int),高八位和低八位分別代表左右兩個聲道。  WAVE文件數據塊包含以脈沖編碼調制(PCM)格式表示的樣本。WAVE文件是由樣本組織而成的。在單聲道WAVE文件中,聲道0代表左聲道,聲道1代表右聲道。在多聲道WAVE文件中,樣本是交替出現的。 WAVE文件的每個樣本值包含在一個整數i中,i的長度為容納指定樣本長度所需的最小字節數。首先存儲低有效字節,表示樣本幅度的位放在i的高有效位上,剩下的位置為0,這樣8位和16位的PCM波形樣本的數據格式。 WAVE文件作為多媒體中使用的聲波文件格式之一,它是以RIFF格式為標準的。 作為數字音樂文件格式的標準,WAV格式容量過大,因而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因此,一般情況下我們把它壓縮為MP3或 WMA 格式。壓縮方法有無損壓縮,有損壓縮,以及混成壓縮。MPEG, JPEG就屬于混成壓縮,如果把壓縮的數據還原回去,數據其實是不一樣的。當然,人耳是無法分辨的。因此,如果把 MP3, OGG格式從壓縮的狀態還原回去的話,就會產生損失。  然而APE壓縮格式即使還原,也能毫無損失地保留原有音質。所以,APE可以無損失高音質地壓縮和還原。當然,目前只能把音樂CD中的曲目和未壓縮的WAV文件轉換成APE格式,MP3文件還無法轉換為APE格式。事實上APE的壓縮率并不高,雖然音質保持得很好,但是壓縮后的容量也沒小多少。一個34MB的WAV文件,壓縮為APE格式后,仍有17MB左右。對于一整張CD來說,壓縮省下來的容量還是可觀的。  APE的本質,其實它是一種無損壓縮音頻格式。龐大的WAV音頻文件可以通過Monkey's Audio這個軟件壓縮為APE。很多時候它被用做網絡音頻文件傳輸,因為被壓縮后的APE文件容量要比WAV源文件小一半多,可以節約傳輸所用的時間。更重要的是,通過Monkey's Audio解壓縮還原以后得到的WAV文件可以做到與壓縮前的源文件完全一致。所以APE被譽為“無損音頻壓縮格式”,Monkey''s Audio被譽為“無損音頻壓縮軟件”。與采用WinZip或者WinRAR這類專業數據壓縮軟件來壓縮音頻文件不同,壓縮之后的APE音頻文件是可以直接被播放的。Monkey's Audio會向Winamp中安裝一個“in_APE.dll”插件,從而使Winamp也具備播放APE文件的能力。同樣foobar2000,以及千千靜聽也能支持APE的播放。 FLAC即是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的縮寫,中文可解為無損音頻壓縮編碼。FLAC是一套著名的自由音頻壓縮編碼,其特點是無損壓縮。不同于其他有損壓縮編碼如MP3 及 AAC,它不會破壞任何原有的音頻資訊,所以可以還原音樂光盤音質。現在它已被很多軟件及硬件音頻產品所支持。  簡而言之,FLAC與MP3相仿,但是是無損壓縮的,也就是說音頻以FLAC方式壓縮不會丟失任何信息。這種壓縮與Zip的方式類似,但是FLAC將給你更大的壓縮比率,因為FLAC是專門針對音頻的特點設計的壓縮方式,并且你可以使用播放器播放FLAC壓縮的文件,就象通常播放你的MP3文件一樣  無損失壓縮:被編碼的音頻(PCM)數據沒有任何信息損失,解碼輸出的音頻與編碼器的輸入的每一個字節都是一樣的。每個數據幀都有一個當前幀的 16-bit CRC 校驗碼,用于監測數據傳輸錯誤。對整段音頻數據,在文件頭中還保存有一個針對原始未壓縮音頻數據的MD5標記,用于在解碼和測試時對數據進行校驗。   快速:FLAC更看重解碼的速度。解碼只需要整數運算,并且相對于大多數編碼方式而言,對計算速度要求很低。在很普通的硬件上就可以輕松實現實時解碼。   硬件支持:由于FLAC提供了免費的解碼范例,而且解碼的復雜程度低,所以FLAC是目前唯一獲得硬件支持的無損壓縮編碼。   可以流化:FLAC的每個數據幀都包含了解碼所需的全部信息。解碼當前幀無需參照它前面或后面的數據幀。FLAC使用了同步代碼和CRC(類似于MPEG等編碼格式),這樣解碼器在數據流中跳躍定位時可以有最小的時間延遲。   可以定位:FLAC支持快速采樣精確定位。這不僅對于播放有益,更使得FLAC文件便于編輯。   富于彈性的metadata:可以定義和實現新類型的metadata數據塊,而不會影響舊的數據流和解碼器的使用。目前已有的metadata類型包括tag,cue表,和定位表。 已經注冊的應用程序可以定義自己專用的metadata類型(譯注:這一點與MIDI標準相似)。   非常適合于存檔應用:FLAC是一個開放的編碼格式,并且沒有任何數據的損失,你可以將它轉換為你需要的任何其他格式。除了每個數據幀的CRC和MD5標記對數據完整性的保障,flac(譯注:FLAC項目提供的命令行方式編碼工具)還提供了一個verify(校驗)選項,當使用該選項進行編碼的時候,編碼的同時就會立即對已編碼數據進行解碼并與原始輸入數據進行比較,一旦發現不同就會退出并且報警提示。  便于對CD進行備份:FLAC有一個“cue表”metadata數據塊用于保存CD的內容列表和所有音軌的索引點。你可以將一張CD保存到一個單一文件,并導入CD的cue表格,這樣一個FLAC文件就可以完整地記錄整張CD的全部信息。當你的原來的CD損壞的時候,你就可以用這個文件恢復出與原來一模一樣的CD副本。   抗損傷:由于FLAC的幀結構,使得一旦發生數據流的損壞,損失會被限制在受損傷的數據幀之內。一般只是會丟失很短的一個片段。而很多其他無損音頻壓縮格式在遇到損傷的時候,一個損傷就會造成后面所有數據的丟失。 [編輯本段]FLAC缺點  數據縮水。FLAC是專門并且僅僅為無損壓縮而設計的,您可以選用許多其他優秀的有損壓縮方式如Vorbis,MPC,和MP3(LAME提供了一個優秀的開放源代碼的實現)。  SDMI(例如cetera)兼容。FLAC不準備支持任何復制保護方法,實際上這些手段最終都是在浪費數據。(從另一個角度看,由于所有這些手段最終都被證明是無效的,所以也可以說FLAC把這些無用數據壓縮到了零!)當然我們不能阻止某些人利用專用的metablock進行復制保護,但是他們的保護只會在他們自己解碼產品上有效,其他解碼器會跳過這些專門的metablock的。 [編輯本段]APE與FLAC的比較  在音頻壓縮領域,有兩種壓縮方式,分別是有損壓縮和無損壓縮!我們常見到的MP3、WMA、OGG被稱為有損壓縮,有損壓縮顧名思義就是降低音頻采樣頻率與比特率,輸出的音頻文件會比原文件小。另一種音頻壓縮被稱為無損壓縮,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說的主題內容。無損壓縮能夠在100%保存原文件的所有數據的前提下,將音頻文件的體積壓縮的更小,而將壓縮后的音頻文件還原后,能夠實現與源文件相同的大小、相同的碼率。目前無損壓縮格式有APE、FLAC、WavPack、LPAC、WMALossless、AppleLossless、La、OptimFROG、Shorten,而常見的、主流的無損壓縮格式目前只有APE、FLAC。下面就針對這兩種無損壓縮格式進行一下對比!  APE是M's Audio,一種無損壓縮格式。這種格式的壓縮比遠低于其他音頻格式,但能夠做到真正無損,同時其開放源碼的特性,也獲得了不少音樂發燒友的青睞。在現有不少無損壓縮方案中,APE是一種有著突出性能的格式,令人滿意的壓縮比以及飛快的壓縮速度,在國內應用比較廣泛,成為了不少朋友私下交流發燒音樂的選擇之一。  目前,基于國產炬力ATJ 2097解碼芯片的MP3大廠中,已有廠商如:魅族的M6MiniPlayer(三星主控+歐勝DAC)支持APE、FLAC、WAV三種無損音樂格式,昂達的VX939、臺電科技的C133+、oppo支持APE和flac格式!  FLAC是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的簡稱,是一種非常成熟的無損壓縮格式,名氣不在APE之下!該格式的源碼完全開放,而且兼容幾乎所有的操作系統平臺。它的編碼算法相當成熟,已經通過了嚴格的測試,當在編碼損壞時依然能正常播放。另外,該格式是最先得到廣泛硬件支持的無損格式,世界知名數碼產品如:Rio公司的硬盤隨身聽Karma,建伍的車載音響MusicKeg以及PhatBox公司的數碼播放機都能支持FLAC格式。  目前采用閃存芯片的隨身聽還少有支持FLAC無損壓縮格式,但就在近日,國內知名廠商臺電科技的TL-T19第二代雙核心電影MP3,已經宣布對FLAC無損壓縮格式的支持,這是國內目前為止第一款支持FLAC無損壓縮格式的電影MP3,也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幾款支持FLAC音樂的閃存MP3。  前面已經說明,無損壓縮是在保證不損失源文件所有碼率的前提下,將音頻文件壓縮的更小,也就是說這兩種音頻格式都能保證源文件碼率的無損。但兩種壓縮格式畢竟為兩種壓縮算法,下面列舉一下兩種壓縮格式的異同點:  相同點:  一、壓縮比決定無損壓縮文件所占存儲空間  FLAC與AEP的壓縮比基本相同,FLAC的壓縮比為58.70%,而APE的壓縮比則要更高一些,為55.50%,都能壓縮到接近源文件一半大小。  二、編碼速度考驗用戶的耐心,速度快者優  非常值得贊揚的是,FLAC與APE的編碼速度都相差無幾,這是因為兩者的壓縮技術是開源的,開發者可以借鑒兩者在編碼上的不同優勢進行開發,不過目前編碼速度最快的是WavPack和Shorten兩種無損壓縮格式,但這兩種格式的非開源性限制了其普及。  三、平臺的支持決定普及度  音頻壓縮不但需要硬件的支持,也需要的軟件的支持,因此能夠被更廣泛的平臺支持,也就意味著被更多用戶使用。FLAC與APE在這方面做的都非常出色,能夠兼容所有系統平臺,現在無論您是Windows用戶還是眾多版本的Linux用戶,哪怕您是Mac OS的忠實FANS,都無需擔心無法使用FLAC或APE。  四、兩者的開源特性,完全免費的技術  兩者的開源特性,意味著任何組織或個人都可以免費使用這兩種壓縮技術,任何組織或個人都可以修改和發布基于這兩種技術的新產品,這給眾多MP3廠商降低成本提供了有力保障,且消費者也能夠以相對低廉的價格購買到只有世界級MP3(例如:iPod支持FLAC)才支持的無損壓縮音頻、CD級的音質表現!  不同點:  一、自我糾錯能力,誰更人性化?  很多消費者都經歷過MP3的爆音問題,然后歸咎于MP3質量有問題,其實,很大一部分爆音是因為音頻壓縮過程中,編碼的微小損壞,造成在解碼時,處理出來的數據與音頻不一致,導致爆音現象。無損格式壓縮的不好也會導致編碼損壞,而在處理這種問題時,FLAC的會以靜音方式代替有損部分,而APE的處理則與常見的有損壓縮格式處理的方式相同,以爆音方式代替有損部分。這一點FLAC設計的更人性化!  二、優化的編碼結構,決定了解碼的速度!  由于編碼方式的不同,將影響兩種無損壓縮格式的解碼速度,通常FLAC的解碼速度比APE快30%,這是因為,FLAC只需執行整數運算,而無需執行占用系統更高頻率和更大數據處理量的浮點運算。基于這一點,一般硬件均可完美實現實時解碼。  三、方便的資源獲取,意味著能夠得到更廣泛的應用與支持  無論FLAC還是APE,在資源獲取上,兩者都能通過網絡搜索輕松獲得!  通過以上的對比,相信很多用戶對FLAC和APE的認識更加深了一些,單從技術角度講,FLAC要明顯比APE優秀,原因在于,FLAC是第一個開源的且被世界公認的無損壓縮格式,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級開發高手對FLAC進行免費的開發與技術完善,同時,FLAC有廣泛的硬件平臺的支持,幾乎所有采用便攜式設計的高端解碼芯片都能夠支持FLAC格式的音樂,FLAC第三個優勢在于:優秀的編碼使得硬件在解碼時只需采用簡單的整數運算即可,這將大大降低所占用的硬件資源!不過兩種公開的技術具有極強的互補性,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全面超越另一方! MP3的含義:  1.指一種音頻的編碼方式.  2.一種使用MP3編碼方式文件  3.指能播放MP3音樂文件的播放器.  4.是ISO標準MPEG1和MPEG2第三層(Layer 3),采樣率16-48kHz,編碼速率8K-1.5Mbps。  MP3全稱是動態影像專家壓縮標準音頻層面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是當今較流行的一種數字音頻編碼和有損壓縮格式,它設計用來大幅度地降低音頻數據量,而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重放的音質與最初的不壓縮音頻相比沒有明顯的下降。它是在1991年由位于德國埃爾朗根的研究組織Fraunhofer-Gesellschaft的一組工程師發明和標準化的。  簡單地說,MP3就是一種音頻壓縮技術,由于這種壓縮方式的全稱叫MPEG Audio Layer3,所以人們把它簡稱為MP3。MP3是利用 MPEG Audio Layer 3 的技術,將音樂以1:10 甚至 1:12 的壓縮率,壓縮成容量較小的file,換句話說,能夠在音質丟失很小的情況下把文件壓縮到更小的程度。而且還非常好的保持了原來的音質。正是因為MP3體積小,音質高的特點使得MP3格式幾乎成為網上音樂的代名詞。每分鐘音樂的MP3格式只有1MB左右大小,這樣每首歌的大小只有3-4兆字節。使用MP3播放器對MP3文件進行實時的解壓縮(解碼),這樣,高品質的MP3音樂就播放出來了。   MP3是一個數據壓縮格式。它丟棄掉脈沖編碼調制(PCM)音頻數據中對人類聽覺不重要的數據(類似于JPEG是一個有損圖像壓縮),從而達到了小得多的文件大小。  在MP3[1]中使用了許多技術其中包括心理聲學以確定音頻的哪一部分可以丟棄。MP3音頻可以按照不同的位速進行壓縮,提供了在數據大小和聲音質量之間進行權衡的一個范圍。  根據MPEG規范的說法,MPEG-4中的AAC(Advanced audio coding)將是MP3格式的下一代,盡管有許多創造和推廣其他格式的重要努力。然而,由于MP3的空前的流行,任何其他格式的成功在目前來說都是不太可能的。MP3不僅有廣泛的用戶端軟件支持,也有很多的硬件支持比如便攜式媒體播放器(指MP3播放器)DVD和CD播放器。MP3的播放跟DVD不一樣。  MP3播放器都是由兩塊或兩塊以上的線路板組成,線路板與線路板之間多使用插排件進行連接,在經過長時間使用后,這個插排有可能會出現接觸不良現像,而由此帶來的故障現像可能是多種的,嚴重時就根本無法開機。當然這樣的問題一般維修也比較簡單,可以直接將插排拔下,然后使用毛刷沾上無水酒精進行清洗,反復清洗幾次后便可以把觸點的接觸不良現像去除。MP3格式特點 1.MP3是一個數據壓縮格式。  2.它丟棄掉脈沖編碼調制(PCM)音頻數據中對人類聽覺不重要的數據(類似于JPEG是一個有損圖像壓縮),從而達到了小得多的文件大小。  3.MP3音頻可以按照不同的位速進行壓縮,提供了在數據大小和聲音質量之間進行權衡的一個范圍。MP3格式使用了混合的轉換機制將時域信號轉換成頻域信號。  4.32波段多相積分濾波器(PQF)。  5.36或者12 tap 改良離散余弦濾波器(MDCT);每個子波段大小可以在0...1和2...31之間獨立選擇。  6.MP3不僅有廣泛的用戶端軟件支持,也有很多的硬件支持比如便攜式媒體播放器(指MP3播放器)DVD和CD播放器。 WMA的全稱是Windows Media Audio,它是微軟公司推出的與MP3格式齊名的一種新的音頻格式。由于WMA在壓縮比和音質方面都超過了MP3,更是遠勝于RA(Real Audio),即使在較低的采樣頻率下也能產生較好的音質。一般使用Windows Media Audio編碼格式的文件以WMA作為擴展名,一些使用Windows Media Audio編碼格式編碼其所有內容的純音頻ASF文件也使用WMA作為擴展名。  平時我們只要提到下載音樂,第一反應就是MP3,其實MP3已經逐漸成為音頻格式的代名詞,實際離滅亡不遠,現在幾乎絕大多數在線音頻試聽網站都使用的是WMA格式(通常碼率 64 Kbps),WMA解碼比起MP3較為復雜,因此許多山寨手機及有名的低端品牌手機都不支持WMA音頻格式。  在64kbps的數據速率時,在13000-20000Hz頻率段就能保留了大部分信息,但64kbps的WMA的低頻表現實在有點令人失望,聽上去比較硬,如同加入了哇聲效果一般,感覺非常不好,當然比同比特64K的mp3要好感覺聲音更集中。聽覺上64WMA的表現基本接近128kbps mp3的音質水平,但沒有達到。96K的wma略好于128K的mp3,WMA在高于128以上的各種比特率表現相差不大,高頻和泛音都很豐富,一般人聽不出WMA128Kbps以上的音質和音色的差異,總體感覺WMA的聲音偏硬,適合流行搖滾,如果是古典或者純人聲的話,感覺有點生硬,在低于128K時,WMA對于MP3擁有絕對優勢!128以上的WMA相比MP3會有薄的感覺。   在128kbps及以下碼流的試聽中WMA完全超過了MP3格式,低碼流之王不是浪得虛名的。但是當碼流上升到128kbp以后,WMA的音質卻并沒有如MP3一樣隨著碼流的提高而大大提升。 優點  WMA 7之后的WMA支持證書加密,未經許可(即未獲得許可證書),即使是非法拷貝到本地,也是無法收聽的。同時,微軟公司開始時宣稱的:同文件比MP3體積小一倍而音質不變,也得到了兌現。事實上,這個說法,僅僅適用于低比特率的情況,另外,微軟公司在WMA 9大幅改進了其引擎,實際上幾乎可以在同文件同音質下比MP3體積少1/3左右,因此非常適合用于網絡串流媒體及行動裝置。   缺點   在高位元率的渲染能力低下,同音源的一個320kbps的MP3與比較192kbps的WMA相比,音質和渲染力很容易分別出是前者較優。與MP3相同,WMA也是有損數據壓縮的檔案格式,對于有更高要求的用戶來說WMA并不是一個適合的格式。(9.0版本支持無損壓縮)此外WMA也與MP3一樣同為有專利版權的檔案格式。支持的裝置需要購買使用版權。  wma格式和avi格式,mp4格式是一樣的 它是有聲音有圖片的。但mp3不支持avi。mp4格式的只支持wma.

回答者:dxq6662016-03-31 00:00

相關問題

車友關注

最新標簽

按字母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WXYZ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