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u086fauf2013-07-21 00:00
誰知道?
樓蘭消失之謎 公元400年,高僧法顯西行取經,途經此地,他在《佛國記》中說,此地已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識耳”。樓蘭--這座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在輝煌了近500年后,逐漸沒有了人煙,在歷史舞臺上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公元4世紀之后,樓蘭國突然銷聲匿跡。 據《水經注》記載,東漢以后,由于當時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濱河改道,導致樓蘭嚴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來到樓蘭,又召集鄯善、焉耆、龜茲三國兵士3000人,不分晝夜橫斷注濱河引水進入樓蘭緩解了樓蘭缺水困境。但在此之后,盡管樓蘭人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嘗試,但樓蘭古城最終還是因斷水而廢棄了。 有說樓蘭的死亡,是由于人類違背自然規律導致的,樓蘭人盲目濫砍亂伐致使水土流失,風沙侵襲,河流改道,氣候反常,瘟疫流行,水分減少,鹽堿日積,最后造成成王國的必然消亡。 無論怎么說,有一點是肯定的,給樓蘭人最后一擊的,是瘟疫。這是一種可怕的急性傳染病,傳說中的說法叫“熱窩子病”,一病一村子,一死一家子。在巨大的災難面前,樓蘭人選擇了逃亡——就跟先前的遷涉一樣,都是被迫的。樓蘭國瓦解了,人們盲目的逆塔里木河而上,哪里有樹有水,就往那里去,那里能活命,就往那里去,能活幾個就是幾個。樓蘭人欲哭無淚。他們上路的時間,正趕上前所未有的大風沙,是一派埋天葬地的大陣勢,天昏地暗,飛沙走石,聲如厲鬼,一座城池在混濁模糊中轟然而散…… 至此,輝煌的樓蘭古城也就永遠地從歷史上無聲地消逝了。雖然逃亡的樓蘭人一代接一代地做著復活樓蘭的夢,但是,夢只能是夢。而且,夢到最后,連做夢的人都等不及,消失了,樓蘭,依然是風沙的領地,死亡的王國。 消失真正原因 羅布泊曾經是我國西北干旱地區最大的湖泊,湖面達12000平方公里,上個世紀初仍達500平方公里,當年樓蘭人在羅布泊邊筑造了10多萬平方米的樓蘭古城,但至1972年,卻最終干涸。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曾經水豐魚肥的羅布泊變成茫茫沙漠?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當年絲綢之路的要沖——樓蘭古城變成了人跡罕至的沙漠戈壁?這一直是個科學之謎。 最近,中科院羅布泊環境鉆探科學考察隊對羅布泊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環境科學考察。考察隊認為:據初步推斷,隨著青藏高原在距今7到8萬年前的快速隆升,羅布泊由南向北遷移,干旱化逐步加劇,最后導致整個湖泊干涸。這樣的一個解釋顯然并不能讓人滿意,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周昆叔教授則認為,羅布泊干涸的原因很復雜。這里面既是全球性的問題,也是地域性的問題,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還有人為方面的因素。 一、全球氣候旱化是大背景 大約萬年前,地球環境發生了空前的變化,即由末次冰期的干冷環境演變成冰期后時期的濕潤環境,借此契機,人類文化也由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而一萬年之后,地質環境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性變化,距今約10000年至8000年為升溫期,距今約8000年至3000年為高溫期(氣候適宜期),距今3000年至今為降溫期。這三大環境格局變化為地質、生物、化學與物理的古環境研究所證實,只是在三階段劃分的時間上,由于方法、地點或研究對象的不同而略有出入。這種環境氣候的變化規劃了人類的活動范圍與方式。 以樓蘭為例,新石器時代人類便涉足這里,青銅器時代這里人口繁盛,這時恰值高溫期,羅布泊湖面廣闊,環境適宜。但此后進入降溫區后,水土環境變差,河水減少,湖泊縮減,沙漠擴大。在距今約2000年左右旱化加劇,這表現在中國北方廣大地區冰進發生,黃土堆積,湖沼消亡,海退發生。 樓蘭古城的消亡大約在公元前后至四世紀(中原的漢朝到北魏時期),這時正是旱化加劇的時期。其實,在這一旱化過程中,不僅是樓蘭古城消亡,而且由于沙漠擴大,先后發生尼雅、喀拉墩、米蘭城、尼壤城、可汗城、統萬城等的消亡。 樓蘭古城的消亡是在中國北方,甚至是世界氣候出現旱化的大背景下發生的,它不是一個孤立的空間,只是由于樓蘭處在干旱內陸,這里人文與自然環境的變化更顯著罷了。 二、青藏高原隆起是地域因素 除了全球氣候的變化之外,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地域性中最重要的原因。在距今7到8萬年前,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這種隆起對中國西北部的氣候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由于羅布泊所處的地理位置位于東亞西北內陸,每年,58車和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幾乎都很少到達這里。 當全球氣候發生變化時,整個東亞西部都開始出現了干旱和沙漠化、戈壁化趨勢。在這期間,羅布泊開始從南向北推移。在距今7萬年左右的時候,湖面急劇下降到最后接近湖底。因湖底地形的高低不平,原先巨大統一的古羅布泊分解成現在的臺特瑪湖、喀拉和順湖和北面較大的羅布泊。 在地域性因素中,還有一點必須值得注意,據說從近來的遙感資料判斷,孔雀河上游曾發生了一次大的滑坡事件。這次滑坡整個堵塞了孔雀河的河流通道,致使羅布泊的來水被斷。現在的問題是還不知道這次滑坡的具體時間,它是否發生在羅布泊干涸之前還有待于研究。 三、人類過度開發加速羅布泊消亡 人類活動對羅布泊干涸的影響,在晚近期可以說越來越大。水源和樹木是荒原上綠洲能夠存活的關鍵。樓蘭古城正建立在當時水系發達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這里曾有長勢繁茂的胡楊樹供其取材建設。當年樓蘭人在羅布泊邊筑造了10多萬平方米的樓蘭古城,他們砍伐掉許多樹木和蘆葦,這無疑會對環境產生負作用。 在這期間,人類活動的加劇以及水系的變化和戰爭的破壞,使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5號小河墓地上密植的“男根樹樁”說明,樓蘭人當時已感到部落生存危機,只好祈求生殖崇拜來保佑其子孫繁衍下去。但他們大量砍伐本已稀少的樹木,使當地已經惡化的環境雪上加霜。 羅布泊的最終干涸,則與我們解放后在塔里木河上游的過度開發有關。當年我們在塔里木河上游大量引水后,致使塔里木河河水入不敷出,下游出現斷流。這一點從近年來的黃河斷流就可以得到印證。羅布泊也由于沒有來水補給,便開始迅速萎縮,終至最后消亡。 四、樓蘭古城消失成為“曠世之憾” 提起樓蘭古城,人們都會想到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因為他在1901年首次對外宣布樓蘭古城的存在。 1900年3月28日,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正在羅布沙漠中考察,他雇傭的驢工兼向導,維吾爾族農民艾爾迪克因丟失工具,在尋找的途中,偶然在羅布泊西北岸發現一片古代遺址,斯文·赫定聽說后,馬上隨艾爾迪克來到了遺跡處,發現這片古代遺跡地面上,散布著美麗的木雕、織物、錢幣。 因缺乏飲用水,斯文·赫定只好返回。經過一年的準備,在1901年3月3日,斯文·赫定專程來到這片遺跡,進行了一個星期的發掘工作。經過整理分析,赫定根據出土文書中有樓蘭字樣,遂將此遺跡定為樓蘭,這一重要發現震驚了世界,為斯文·赫定贏得了極大的榮譽。 隨后英國人斯坦因、日本人橘瑞超等,都是沿著赫定的路線圖找到樓蘭遺址的,他們的發掘工作更徹底和細致,但同時也是破壞和掠奪性的。這些工作成了以后樓蘭探險的重要地理依據。 盡管從戈壁和雅丹地貌中難以辨認樓蘭城昔日的面目,但科學家從大量資料和考察中發現,作為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廢棄了1500年的樓蘭城曾經輝煌一時。據專家分析,樓蘭遺跡已經有了1800年的歷史,經歷了風沙洗劫后,僅存殘缺的胡楊木架和少量的蘆葦墻。從房子的大小和建筑材料看,當時普通百姓的住房條件比較簡陋,但遺跡中留下的大量做工精細的木制品和古錢幣又提醒人們,樓蘭城中也不乏富甲一方的人家。專家認為,樓蘭城中已有了貧富分化,這些木制品同時又為我們展示了當時木工精湛的手藝和樓蘭經濟的繁榮。專家發現,像這樣的民宅,留存下來的還有幾十間,并集中在城西組成了居住區,而在城東又分別有行政和軍事區,城市功能齊全而布局分明,城市規劃和發展意識顯而易見。
回答者:wcy011332102016-07-21 00:00
官方數據百公里加速僅為9.2秒,更有汽車專業媒體的百公里測試成績達到驚人的8.31秒!對于一輛SUV來說很驚人
提問者:suisuibutou2013-06-03
你必須加技能點中的提高神獸能力的那個技能 并且你的不是白象,神緣,鳳凰的話那么別的可以使出技能
提問者:htsang282013-07-05
樓蘭是有的,東風日產新樓蘭這車不僅穩定,還有全球SUV最佳風阻的稱呼風阻就很小很小,僅僅是0.31,等同于跑車Nissan 370Z、Audi TT,像同類型的昂科威,風阻是0.34。這也直接決定了新樓蘭油耗低、加速快、
提問者:waterying3282017-01-06
樓蘭消失的原因: 羅布泊曾經是我國西北干旱地區最大的湖泊,湖面達12000平方公里,上個世紀初仍達500平方公里,當年樓蘭人在羅布泊邊筑造了10多萬平方米的樓蘭古城,但至1972年,卻最終干涸。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曾經水豐魚
提問者:chl1882013-06-30
新樓蘭加速強勁 底盤好,感覺噪音大,新樓蘭,多是因為胎噪,很皮實,耐撞.,高速動力強勁、中途加速能力強。 ..
提問者:wemacud252016-01-04
東風日產樓蘭作為一款SUV車型,在外形、動力以及操控上都可圈可點,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盡管如此,外形上與同級車相較雖然掙足了眼球,但較高的定價使其 直接與奧迪以及漢蘭達這種SUV市場中的“老將”對面匹敵,首先在品牌口碑上
提問者:WY6325728201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