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dabing0132013-06-13 00:00
先從最基本的觀念開始。一般我們所習稱的扭力并非力的單位,而是指做功的能力,從字面上籠統地來看,Kgm正是指將1公斤重的物體舉高1公尺的能力,由于這是力矩的一種,所以稱其為扭力其實是有些不妥的。而馬力(House Power)更不是力的單位,而是功率的單位,那是指單位時間內做功的大小,而不是如同字面上的意義是一個力的單位。 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聽過這句話:就是兩部車在性能上的高低可以直接從原廠數據看出個所以然,關鍵判斷方法就在于“加速拼扭力、極速看馬力”。如果這個說法成立的話,那各個試車報告的測試不是多余的嗎? 前文我們提到,扭矩(力)是做功的能力,而馬力是單位時間內所能做的功的大小。我們現在以這句話為基礎來作一個討論,假設在任何條件相同的理想狀況下,如果A車的扭矩比B車的扭矩大,那很明顯的就是A車的加速會比B車快。同理假設兩臺車在全力奔馳的時候所需要保持的驅動力F都是一樣的,然后A車的功率也遠比B車來的大,我們最后得到的結果一定是在相同時間內A車所跑的距離一定會比B車來的遠,也就是說A車的最高速一定比B車來的高。這樣說來,馬力高低已經決定了A、B兩車極速高低。事實上不然,因為前述的實驗里,除了A、B兩車的引擎輸出不同之外,其他的變因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在真實世界里面,這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變速系統變速比的影響、動力損耗、車重、風阻,其中變速系統的影響什至于不會低于引擎輸出的差異,齒輪比的高低設定、擋位與擋位之間的銜接落差,絕對可以決定一部車子的速度表現,沒有兩部車會完全一樣,所以,存在于兩部車性能上的差異絕對不是只看表面數據就可以判定的。 引擎氣門數 氣門數的多寡與引擎性能輸出的好壞是有直接的影響也是不容否認的,多氣門進、排氣道設計與整個排氣系統的設計,對于高峰值馬力輸出,絕對有著關鍵性的影響,這也就是我們常建議的:如果要提升引擎馬力,最簡單的就是提升進氣效率與排氣效率是一樣的道理。 另一方面,先前奔馳中堅車款所搭載的單凸輪軸V6引擎,全球專業媒體早已肯定其各項性能以及低油耗、低污染的優異表現,此具V6引擎氣門數的設計,竟是采取每缸3氣門的設計,較先前奔馳搭載的直列六缸、DOHC、24V引擎(雖說每缸減少了一個排氣門的設計)整體性能表現卻是不遑多讓,透過此例,對于引擎氣門數多寡與優劣好壞的定論問題,相信車迷會有另一個深入省思考的空間。所以,建議您評斷一具引擎的好壞和先進與否,絕對不是單純看馬力輸出、或者是看簡單的機械結構,就斷定這具引擎的好壞。 再講得具體點,一般商用車或經濟型用車要求的是耐用、低油耗、可靠性高、優異的低速扭力,以此降低保養維修成本,以及更有效率的載重是其主要的特性,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多氣門引擎的優勢就不見得一定要存在,反倒是每缸2氣門引擎低速扭力充足、耐用度高、維修便宜的特性,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發動機基本參數詳解 許多讀者朋友來信說,對有關發動機的參數有的不是很明白,在閱讀專業報刊或購車時,對這些專業術語更是茫然,在這里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 汽車發動機的基本參數包括發動機缸數,氣缸的排列形式,氣門,排量,最高輸出功率,最大扭矩。 缸數:汽車發動機常用缸數有3、4、5、6、8缸。排量1升以下的發動機常用3缸,1 2.5升一般為4缸發動機,3升左右的發動機一般為6缸,4升左右為8缸,5.5升以上用12缸發動機。一般來說,在同等缸徑下,缸數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數越多,缸徑越小,轉速可以提高,從而獲得較大的提升功率。 氣缸的排列形式:一般5缸以下的發動機的氣缸多采用直列方式排列,少數6缸發動機也有直列方式的。直列發動機的氣缸體成一字排開,缸體、缸蓋和曲軸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緊湊,應用比較廣泛,缺點是功率較低。直列6缸的動平衡較好,振動相對較小。大多6到12缸發動機采用V形排列,V形即氣缸分四列錯開角度布置,形體緊湊,V形發動機長度和高度尺寸小,布置起來非常方便。V8發動機結構非常復雜,制造成本很高,所以使用的較少,V12發動機過大過重,只有極個別的高級轎車采用。
回答者:okok22y2016-06-13 00:00
日本進口的有NGK 電裝 美國進口的有冠軍 霍尼韋爾 法國的有益康 德國有博世 中國的能拿的出門的也就是火炬了 還有雷電的 型號 參數 間隙 規格等您可以百度搜一下 火花塞58車
提問者:n__女人街2013-03-14
一汽集團(FAW)旗下品牌基本分為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兩部分: 自主品牌: 包括紅旗轎車\紅旗HQ3轎車\紅旗奔騰轎車\解放卡車\佳寶輕型客車等品牌 合資品牌: 一汽豐田(皇冠\銳智\卡羅拉\普瑞
提問者:henhaoa12013-03-14
正牌的產品在音響上面都有貼紙,上面有牌子和型號,只有山寨或雜牌的才故意不帖標牌,讓經銷商隨便說。以騙取顧客。到佳擇商城EJAIZE CON比較看看
提問者:hgaa6z1p52013-05-02
經常關注就好了 沒有什么特別技巧 經常瀏覽一些汽車類網站,訂閱一些汽車專業雜志, 時間長了自己就記住了 推薦的汽車網站:58車、58車 推薦雜志:中國汽車畫報(16元/月)等 我現在訂閱了6年雜志,平常
提問者:ZSHCHIZHOU2013-09-04
這個,我覺得就是一個建議:多看.看的多了,自然熟練,是不
提問者:deuehmfwiiicor2013-04-09
這些沒法給你說。你見的看的多了。自然就知道了。外觀都不一樣。只是你平時不注意。多注意注意就知道了
提問者:ovjsxf201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