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清凈古建2013-03-01 00:00
前驅后驅性能對比?它們的優劣?
前驅后驅性能對比 前驅車的傳動效率比后驅車要高。所有的前驅車在設計的時候,不管發動機橫置還是縱置,它的重心都偏于前軸,也就是在車頭側,與驅動輪的位置很近,傳動距離短。其中又以前橫置發動機效率最高,這也是大多數前驅車所采用的布置方式。由于發動機的輸出軸與汽車前軸平行,變速箱與驅動橋是做成一體的固定在發動機旁,動力可以直接通過斜齒輪傳遞到差速器上,再經變速箱、驅動橋,減速增扭后傳遞給兩根半軸最后驅動車的前輪旋轉,顯然這種距離最短,且沒有經過任何轉換的傳動效率是最高的。 大多數民用的后驅車,采用的是前置或者前中置發動機后輪驅動的布置方式,那么動力從發動機經過變速箱出來以后,必須通過一根長長的傳動軸,經萬向節傳遞到后差速器,然后才能從后差速器再分出兩根半軸分別驅動兩個后輪。這種過長的傳動距離是會損失動力的。我們知道,傳動軸都是由金屬制成的,雖然它的剛度非常大,但仍然存在扭曲的彈性,只不過這種扭曲用肉眼看不出來罷了。當車輛在急加速的時候,發動機的扭力非常大,巨大的扭力通過傳動軸傳遞到后軸的時候,傳動軸會發生扭曲形變,這種形變實際上是一種能量的損耗,它轉換成熱能浪費掉了。因此后驅車的這種結構會導致功率損失增加,燃油消耗也會增加。另外對于傳動系統來說,作為運動部件的重量是會影響響應性的,過重的傳動部件會導致輪端扭力響應的速度下降。后驅車這種長長的傳動軸必須要求傳動軸和萬向節有很強的韌性和剛性,來克服高速旋轉時產生的巨大扭力,那么傳動軸等機構的重量就不得不增加,這個重量與前驅車相比,是要大很多的。因此后驅車會影響輪端扭矩的響應性,很多賽車采用昂貴的碳纖維制造傳動軸,就是為了降低傳動軸的重量提高響應性,可見這一部件的重要性了。 車內空間拓展方面,前驅車要好于后驅車。從實車的角度,很多人都能感受到這一點,作為C級車的皇冠,其車內空間甚至不如B級車的凱美瑞,無論是前排還是后排。而寶馬3系,則甚至有人把它當作A級車來看待,盡管他的軸距已經達到了2.76米,但它的車內空間甚至不如A0級平臺開發出來的騏達。難道是因為追求運動嗎?大家可以去觀察一下,可以說所有的后驅車的車內空間,都要比同級別的前驅車小,這種小不僅僅是后排多了一個突起的傳動軸,而是前后排都是如此。其實這是由于后驅車的特性決定的,而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二者驅動方式不同導致的操縱性差別,使得后驅車必須保證合理的前后配重。
回答者:hsgfmud992016-03-01 00:00
騏達被蘊涵了騏驥即千里馬的意思,進一步解釋就是騏驥千里、馳騁迅達。雖然比頤達短了190毫米,但這似乎更增添了這款車的靈動,內部空間毫不為此縮水。加上發動機采用可變正時氣門、雙頂置凸輪軸等技術,全鋁直列四缸排列,這些都為這
提問者:cjiajia122013-09-10
車殼沒什么不同,外觀變化主要是車燈,格柵,輪轂有變化。 車色上,取消了魔炫金,湖泊藍和靜謐藍,多了璀璨金,冰晶藍,月光銀。 最大的變化就是后輪由鼓剎改成了盤剎,這也是自己改裝最難辦到的。 其他的差別都是配置上的
提問者:ntcydp2013-05-29
一般來說問題會主要集中在輪胎和懸掛上。 輪胎:可先檢查廠方給出的額定胎壓,家用轎車大多設定在2.0bar至2.5bar之間,前后輪的壓力值也各有不同,如果胎壓不等必定會導致跑偏;為了更好的使用輪胎,每兩萬公里應調換
提問者:ninichow2015-11-03
對于剎車片是整車的關鍵,要定時更換,這關乎人們的安全,剎車片尺寸都是固定的,不同的是材質不同使用公里數也就不同。去代理商那里選擇就是了。正興摩擦材料廠的剎車片按材質分1:粉末冶金摩擦材料 2:合成摩擦材料 3:碳/碳
提問者:wgh12132013-06-30
拿騏達1.6GAT車型來比較吧 07款: 廠家指導價:¥119800 引擎參數 標準引擎: HR16DE四缸全鋁合金 DOHC 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控制系統(CVTC) 標準變速
提問者:shunhaozuche12013-04-03
日產的三個車的懸掛系統是一樣的,明銳是不一樣的 騏達和頤達就是兩廂三廂之分,所以懸掛是一樣的, 都是帶穩定桿扭力梁式后懸掛。軒逸也是如此 明銳的則是四連桿獨立懸掛。 這都是說后懸掛,因為對于暈車有著比較直
提問者:st1884201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