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cjmomo2013-08-27 00:00
請詳細點兒!
很多的朋友知道功率和扭矩是發動機最重要的兩個參數,但卻不了解發動機輸出的動力到底如何轉化成推動汽車行進的力量。對于加速能力與極速而言,扭矩與功率到底何者比較重要?下面我們將給大家一個詳細的解答.汽車驅動理論功率與扭矩哪一項最能具體代表車輛性能?有人說:起步靠扭矩,加速靠功率,也有人說:功率大代表極速高,扭矩大代表加速好,其實這些都是片面的錯誤解釋,其實車輛的前進一定是靠發動機所發揮的扭力,所謂的「扭力」在物理學上應稱為「扭矩」,因為以訛傳訛的結果,大家都說成「扭力」,也就從此流傳下來,為導正視聽,我們以下皆稱為「扭矩」。扭矩的觀念從小學時候的「杠桿原理」就說明過了,定義是「垂直方向的力乘上與旋轉中心的距離」,公制單位為牛頓-米(N-m),除以重力加速度 9.8m/sec2之后,單位可換算成國人熟悉的公斤-米(kg-m)。英制單位則為磅-呎(lb-ft),在美國的車型錄上較為常見,若要轉換成公制,只要將lb-ft的數字除以7.22即可。汽車驅動力的計算方式:將扭矩除以車輪半徑即可由發動機功率-扭矩輸出曲線圖可發現,在每一個轉速下都有一個相對的扭矩數值,這些數值要如何轉換成實際推動汽車的力量呢?答案很簡單,就是「除以一個長度」,便可獲得「力」的數據。舉例而言,一部1.6升的發動機大約可發揮15.0kg-m的最大扭矩,此時若直接連上185/ 60R14尺寸的輪胎,半徑約為41公分,則經由車輪所發揮的推進力量為15/0.41=36.6公斤的力量(事實上公斤并不是力量的單位,而是重量的單位,須乘以重力加速度9.8m/sec2才是力的標準單位「牛頓」)。36公斤的力量怎么推動一公噸的車重呢?而且動輒數千轉的發動機轉速更不可能恰好成為輪胎轉速,否則車子不就飛起來了?幸好聰明的人類發明了「齒輪」,利用不同大小的齒輪相連搭配,可以將旋轉的速度降低,同時將扭矩放大。由于齒輪的圓周比就是半徑比,因此從小齒輪傳遞動力至大齒輪時,轉動的速度降低的比率以及扭矩放大的倍數,都恰好等于兩齒輪的齒數比例,這個比例就是所謂的「齒輪比」。舉例說明,以小齒輪帶動大齒輪,假設小齒輪的齒數為15齒,大齒輪的齒數為45齒。當小齒輪以3000rpm的轉速旋轉,而扭矩為20kg-m時,傳遞至大齒輪的轉速便降低了1/3,變成1000rpm;但是扭矩反而放大三倍,成為60kg-m。這就是發動機扭矩經由變速箱可降低轉速并放大扭矩的基本原理。在汽車上,發動機輸出至輪胎為止共經過兩次扭矩的放大,第一次由變速箱的檔位作用而產生,第二次則導因于最終齒輪比(或稱最終傳動比)。扭矩的總放大倍率就是變速箱齒比與最終齒輪比的相乘倍數。舉例來說,手排的一檔齒輪比為3.250,最終齒輪比為4.058,而發動機的最大扭矩為14.6kgm/5500rpm,于是我們可以算出第一檔的最大扭矩經過放大后為14.6×3.250×4.058=192.55kgm,比原發動機放大了13倍。此時再除以輪胎半徑約0.41m,即可獲得推力約為470公斤。然而上述的數值并不是實際的推力,畢竟機械傳輸的過程中必定有磨耗損失,因此必須將機械效率的因素考慮在內。 論及機械效率,每經過一個齒輪傳輸,都會產生一次動力損耗,手排變速箱的機械效率約在95%左右,自排變速箱較小,約剩88%左右,而傳動軸的萬向節效率約為98%,大家乘乘看就知道實際的推力還剩多少。整體而言,汽車的驅動力可由下列公式計算: 扭矩×變速箱齒比×最終齒輪比×機械效率 驅動力=輪胎半徑 馬力亦非「力」乃「功率」的一種 了解如何將扭矩經由變速箱的齒比放大成為實際推力之后,接著可以研究什么叫做「馬力」。馬力其實也不是一種「力」,而是一種功率 (Power)的單位,定義為單位時間內所能做「功」的大小。盡管如此,我們經常還得使用「馬力」這個名字,畢竟已經用太久了。 功率是由扭矩計算出來的,而計算的公式相當簡單:功率(W)=2π× 扭矩(N-m)×轉速(rpm)/60,簡化計算后成為:功率(kW)=扭矩(N-m) ×轉速(rpm)/9549。然而功率kW要如何轉換成大家常見的「馬力」呢,這又有一段故事得講。 英制或公制? 1PS=735W;1hp=746W 馬力定義竟然不一樣! 談到發動機的馬力,由于英制與公制的不同,對「馬力」的定義基本上就不一樣。英制的馬力(hp)定義為:一匹馬于一分鐘內將200磅(lb)重的物體拉動165英呎(ft),相乘之后等于33,000ft-lb/min;而公制的馬力(PS)定義則為一匹馬于一分鐘內將75公斤的物體拉動60公尺,相乘之后等于4500kg-m/min。經過單位換算,(1lb=0.454kg;1ft=30.48cm)竟然發現1hp=4566kg-m/min,與公制的1PS=4500kg-m有些許差異,而如果以功率W(1W=1Nm/sec= 9.8kgm/sec)來換算的話,可得1hp=746W;1PS=735W兩項不一樣的結果。 同樣是「馬力」,英制馬 力與公制馬力的定義竟然不一樣!難道英國馬比較「有力」嗎? 到底世界上為什么會有英制與公制的分別,就好像為什么有的汽車是右駕,有的卻是左駕一樣,是人類永遠難以協調的差異點。若以大家比較熟悉的幾個測試標準來看,德國的DIN與歐洲共同體的新標準 EEC還有日本的JIS是以公制的PS為馬力單位,而SAE使用的是英制的 hp為單位,但為了避免復雜,我們將馬力的單位標示為hp。近來,越來越多的原廠數據已改提供絕對無爭議的KW作為發動機輸出的功率數值。 不過話說回來,1PS與1hp之間的差異僅1.5%,每一百匹馬力差1.5匹,差異并不大。一般房車的馬力多半僅在200匹馬力以下,兩者由于定義的差異也僅3匹馬力左右,因此如果您真要「馬馬計較」,就把SAE 標準的數據多個1.5%吧!不過SAE、JIS、DIN、EEC各種測試標準之 間亦有些許差異,這個老問題已經爭論過很多次了,單位之間不能真正劃上等號,然而在差別不怎么多的情況之下,就當作相同吧!因此 管他是PS或hp,都差不多可以視為相等。 終于可以做結論了!將上述獲得的馬力與功率換算方式代入功率與扭矩的換算公式,并且將扭矩的單位換算為大家熟悉的kg-m之后,可得下列結果: 英制馬力hp=扭力(kg-m)×發動機轉速(rpm)/727 公制馬力PS=扭力(kg-m)×發動機轉速(rpm)/716 知道這些公式之后有什么用呢?從「馬力hp=扭力×轉速/727」看來, 如果能增加發動機轉速,扭力不變的情況下,便能增加馬力。例如若能將轉速從6000rpm增加到8000rpm,等于增加了33%,但因為凸輪軸的限制使得8000rpm時的扭力下降了10%,則仍能使馬力增加19.7%,這說明了時下改裝為何能在解除斷油后大幅增加馬力。 讓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想:如果在同樣的轉速下,增加20匹馬力,代表能增加多少推力呢?以最大扭力點發揮于5000rpm的情況下,將公式稍微變換一下,可發現增加的扭力=20hp×727/5000rpm=2.9kgm。再將這個結果代入汽車驅動力的公式,同樣以變速箱的一檔計算,2.9×3.250×4.058/0.41=93公斤。對于一噸重的車身而言,影響似乎也不怎么大;再者如果相差5匹馬力的話,推力更僅增加23公斤,可見相差5匹馬力,根本也沒差多少。 大馬力決定真性能! 到底大馬力的車子跑得快,還是大扭力的車子跑得快?從公式可以知道大馬力的原因是「高轉速的時候仍保有高扭力數值」,也就是說要有大馬力,不只是低轉速的扭力要好,連高轉速的扭力都得繼續維持,這表示扭力與馬力的爭論根本是多余的,只要能做到高馬力,除了表示各轉速區域的扭力都很大之外,更代表材料技術的優越性,將活塞、進排氣閥門的材質與重量予以強化與輕量化,才能將發動機轉速提高。
回答者:lstlcyygj2016-08-27 00:00
老款切諾基的外形就是一貫的扎實穩重的形象,全新的改款大切諾基進行外形改進時,帥氣的高腰線風格被保留下來,整車離地間隙提高了13mm,加上作為標準配備的車頂縱置行李架,使全新大切諾基更雄壯威武。車身加寬90mm,和上一代大
提問者:短線狙擊1682013-03-30
補償水箱附近水溫傳感器的作用是把冷卻水溫度轉換為電信號,輸入ECU后有:1。修正噴油量;當低溫時增加噴油量。2。修正點火提前角;低溫時增大點火提前角,高溫時,為防止爆燃,推遲。3.影響怠速控制閥;低溫時ECU根據水溫傳感
提問者:nfauu41k2016-08-02
吉普大切諾基 大切諾基(Grand Cherokee)是Jeep公司在1992年為與福特探索者相競爭而推向市場的中大型SUV。作為第一輛配備了駕駛員側面安全氣囊的SUV,開創了豪華SUV市場的先河。外觀方面,大切諾基的車
提問者:longfu19822016-03-22
NO.1 AUDI 2.0T FSI(汽油分層直噴)的直列4缸汽油機 2.0T FSI是全球第一個將渦輪增壓和汽油分層直噴技術相結合的汽油發動機,它采用渦輪增壓中冷,電子油門,可變進氣管長度,雙平衡軸,雙質
提問者:kw2b6m9k2013-06-26
完全沒有必要,“運動模式”就是提高發動機換擋轉速,這樣可以增強動力性,如果為了更酣暢淋漓的體驗速度感,那可以使用,正常超速,多給點油沒問題的。
提問者:z1117p2015-08-27
全新大切諾基有兩款發動機可供選擇。經典的5.7升HEMI V8發動機經過重新調校后,在 5200 rpm的轉速下,可輸出259kW的最大功率,4200rmp時峰值扭矩達到520 Nm。其最大拖車牽引能力達到3.5噸,足以
提問者:lzp0711201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