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narwx2013-09-13 00:00
每個月都要加氣,極度郁悶,去4s店檢查了結果說沒有問題,氣門芯是好的,輪胎也沒有被扎過和老化的跡象我的車老是有一個胎會慢慢漏氣
1、氣門芯漏氣 檢查方法:用水淋點看看,是不是會起泡泡;解決方法:別把防塵蓋弄的太緊了,別頂住氣門芯。 2、輪胎有沙眼了 檢查方法:把輪胎氣壓充足了,用軟刷子洗衣粉水刷這找。 3、異物扎進輪胎 扎到異物是輪胎最常見的損傷。容易扎進輪胎的異物包括鐵釘、螺絲、鐵絲、玻璃碎片、尖石子、瓦片等。在這些異物當中,鐵釘和螺絲最容易將輪胎刺穿,造成輪胎暗漏,而且還會插在輪胎破損處,不及時清理的話,可能會加劇輪胎破損部位的破損程度。 檢查方法:輪胎扎到異物,我們只要細心觀察輪胎表面就能發(fā)現(xiàn)。假如異物扎到的部位比較隱蔽,我們還可以往輪胎表面灑水,找到有氣泡冒出的地方,有時甚至能聽到“嘶嘶”的泄氣聲。 4、輪胎側面及內沿破損 除了輪胎正面容易被硬物“暗算”外,輪胎側面和內沿也是薄弱環(huán)節(jié)。有的車主位置感不佳,經(jīng)常讓輪胎側面蹭馬路牙子,久而久之就會磨損輪胎側面;輪胎內沿的破損,則是由于往輪轂上拆裝輪胎時操作失誤導致的,這種情況基本出現(xiàn)在換裝新輪胎或補胎后安裝輪胎的環(huán)節(jié)上。輪胎側面和內沿破損,都會造成輪胎暗漏,還會有很高的爆胎風險。 檢查方法:輪胎側面受損程度可以直接觀察出來,嚴重時會出現(xiàn)開裂和鼓包,只要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一定要盡早更換新輪胎,以免出現(xiàn)爆胎的意外。這種情況一般不建議補胎了,一般可以直接換胎了,比較還是安全比較重要,如果爆胎就得不償失了。 5、輪轂凸緣變形 汽車輪胎充滿氣后,輪胎外沿會與輪轂凸緣緊密貼合,防止輪胎內的氣體泄漏。如果輪轂凸緣遭到碰撞變形,就會影響其與輪胎外沿的密合度,造成輪胎暗漏。 檢查方法:假如輪轂凸緣嚴重變形,我們用肉眼就能發(fā)現(xiàn);若輪轂凸緣變形不明顯,則需要先卸下車輪,然后往輪胎與輪轂的連接部位灑水,產生氣泡的地方,就是輪轂變形造成暗漏的部位。 6、輪轂破裂 將這個暗漏原因擺在最后一位,是因為這種情況比較少見。輪轂破裂,會導致真空胎內部氣體從裂縫處泄漏,小裂縫也會成為輪轂斷裂的隱患。可以說,這種情況雖然少見,但危險程度極高。一般都是沙眼或者小孔導致的泄氣,如果發(fā)生斷裂就相當危險了。 檢查方法:如果沒有發(fā)現(xiàn)之前四種暗漏原因,那么我們就要檢查輪轂了。檢查前需要將車輪卸下,然后察看輪轂表面及內壁是否有裂紋存在。若輪轂不幸出現(xiàn)裂紋,那就別指望能修補好,趕緊更換新輪轂才算保險。 7、輪胎和輪轂不密封了 檢測方法:輪胎和輪鋼密封處有異物,或者是變形,如果遇到這種方法就要去專業(yè)修復輪轂的地方去修復一下的。 8:輪轂腐蝕 輪轂腐蝕也是導致汽車慢漏氣的原因,這種因素往往是車主忽視的主要原因。車主一般不會想到輪轂腐蝕會導致汽車輪胎慢漏氣。 檢測方法:看輪轂表面是否有跟發(fā)霉類似的現(xiàn)象。平時注意輪轂離水的地方遠一些的。
回答者:cslzq2522016-09-13 00:00
去汽車修理廠可以去補胎,那里有專門補胎的。小洞小口就補一補,出門前記得觀察輪胎狀況,特別是上高速上山路出遠門前,鼓包了就趕快換掉吧,輪胎很重要不要忽視,安全第一。
提問者:加Q吧2726942842013-10-20
胎壓正常流失在0.07bar/月左右,所以通常一個月內至少需要測量一次胎壓。為了安全,建議長途 高速前也要檢查一下。 如果您的輪胎缺氣速度明顯超過上述數(shù)字,建議請找專業(yè)人員檢查確認一下輪胎的漏氣點。 輪胎
提問者:yeats07192013-10-13
可能是輪輞和輪胎在安裝的時候密閉有問題或者是輪輞有少量變形,還有就是由于修補輪胎利潤低、費時大,所以4s店一般是不屑一顧的,最多應付一下,因此檢查輪胎漏氣,應該到專業(yè)的輪胎店去。
提問者:rnwiu6g2013-03-08
查查氣門嘴,目前有些氣門嘴質量問題造成漏氣.往往將氣門心用氣門扳上緊一段時間后,還會松開造成漏氣.
提問者:huhui4544027872013-06-20
給你看張圖就知道了,在輪胎的子口(胎圈)內部有一圈多股鋼絲,固定輪胎胎圈形狀,充入氣壓后,氣壓向外擴張,頂住胎圈與外側的鋼圈法蘭邊,這樣就形成了密閉環(huán)境。行駛中充氣的橡膠輪胎有緩沖作用,一般的沖擊被吸收,但是如果撞擊到鋼
提問者:lglljp2016-05-09
大眾汽車輪胎漏氣時,儀表盤上會顯示這樣的標志:汽車車胎漏氣的方法:(1)輪轂與輪胎的邊緣 需要把輪胎拆下后檢查輪轂是否有生銹的或者輪胎缺陷的位置。 (2)氣門嘴 有的氣門嘴在安裝輪胎時,不注意給刮了一下,這個也是不容易檢
提問者:lldlk4915201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