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界從來不缺乏娛樂精神,雖然汽車記者不像娛記那樣歇斯底里、無中生有,但一樣善于挖掘題材、自娛自樂。找不到明星之間的恩怨情仇,但車與車之間的較量卻從未停止過。寶馬和奔馳就是“百炒不厭”的主題,雖然新SLK明年才能正式上市,但這并不影響兩個老對手間的較量,從車身風格、敞篷設計、驅動型式、動力配置到價格定位都是針鋒相對,這是一場不可避免的較量寶馬和奔馳之間的競爭被媒體像娛樂題材一樣炒來炒去、樂此不疲,倒不是他們的積怨有多深,而是很難找到像他們這樣在車壇的地位和產品布局上頗為相似的汽車廠商。說到硬頂跑車,與Z4和SLK性能相當的不在少數,比如保時捷Boxster 、捷豹XK、奧迪TTS、雷克薩斯IS300c等,但真正棋逢對手的還是它們兩位,其余的要么是品牌知名度不夠,要么沒有可折疊的硬頂,要么貴得讓人咋舌。如此看來,這兩款頂級品牌中的硬頂敞篷跑車如果不過過招還真對不起廠家的良苦用心。 并不公平的競爭,新Z4更具沖擊力,兩車造型上有明顯的代溝我們真的等不及明年新SLK上市之后再把這場較量呈現給讀者,所以現在的對比對于SLK多少有些不公平,新Z4剛剛上市,而SLK雖然有小幅度改款,但從整體外觀到技術水平還是2004年的老底子。好在SLK的外觀并沒有給人以“廉頗老矣”的印象,兩款車均采用了長前鼻的設計風格,修長的發動機罩幾乎占據了車身一半的比例。新Z4應該是最后一款帶有班格設計理念的寶馬跑車,線條更為犀利,流暢的曲線替代了之前有些“楞”的直線條; SLK呈現出的更多是奔馳與生俱來的優雅,前保險杠的造型有所變化,雖然新SLK的外觀圖片還沒有公布,但是看看新E系和C系,不知道從SLR上 “移植”過來的大鼻梁能否保留下來。 新Z4放棄了寶馬一直秉承的軟頂結構,采用了和SLK一樣的兩段式硬頂敞篷,硬頂的好處除了可以增加后窗面積和提升車身強度外,也使側面的造型更為協調,兩款車型的頂篷都可以在20秒的時間內完成開合動作,但對于買家來說,這些技術上的改進遠遠不及打開敞篷的一刻心中的滿足感來得直接。在外觀尺寸上,新Z4比SLK長了109mm、軸距長了66mm。過多的電子裝備讓新Z4變成大玩具,SLK則堅守著跑車的本質兩款跑車都采用了雙座結構,與其保留毫無用處的后排倒不如留出空間收納硬頂。從內飾設計就能看出新Z4不僅僅可以提供出色的駕駛感受,而且更加兼顧舒適性,如果不是半躺的坐姿,還真以為是在駕駛5系。內飾設計繼承了寶馬一貫的風格,精細的做工無可挑剔。新Z4增加了很多電子裝備,iDrive系統、電子換檔桿、電子手剎雖然提升了駕駛者的新鮮感,但總像在擺弄一個大玩具,缺少了傳統跑車那種純機械的操縱樂趣。相比之下,SLK的內飾雖然不及Z4那樣新潮,但黑色蒙皮質感的面板和中控臺上簡單排列的按鈕保留住了人機交流的親切感。寶馬的座椅也做了舒適性的妥協,椅面和靠背都很柔軟,沒有SLK那種硬邦邦的感覺,而且腰部支撐比較到位,長時間駕駛不會感到疲勞;SLK則有些顧此失彼,過分追求對于身體的包裹,但過于平直的椅背加重了腰部的負擔兩款車型的后備箱都不大,新Z4有180升,SLK有208升,雖然合上硬頂后空間會有增加,但沒有人會為了多放幾件行李而放棄敞篷的樂趣。發動機參數接近,但動力表現差別明顯雨后的陽光沒有了空氣懸浮物的遮擋,變得更加強烈。在試車跑道上,兩輛跑車都在歇斯底里地吼叫,輪胎刺耳的尖叫掩蓋了優雅的本質,就是為了能找到它們之間零點幾秒的差距。新Z4由于搭載了寶馬直6引擎當中最為強勁的雙渦輪增壓發動機,雖然最大功率只比SLK大了1kW,在整備質量高于對手115kg的情況下,憑借著出色的起步加速能力,在0-100km/h測試中以0.4秒的優勢勝出,雖然5.7秒的測試成績與廠家公布的有一些差距,但也足以讓對手甘拜下風。除了發動機強勁的動力, 7速手自一體雙離合變速器也功不可沒,對于渦輪增壓的過早介入沒有任何不適應,依舊能保證動力的線性輸出。動力調校也是奔馳SLK小改款的重點,對活塞進行了輕量化改造,增加了可變進氣歧管,壓縮比也提升到11.7:1。但是由于還是自然吸氣結構,最大扭矩區間出現在較高的4900rpm,全油門加速時,速度提升較對手還有些滯后,不過5000rpm以上還是能給人以信心的,SLK也采用了7檔手自一體變速器,與發動機的匹配也很協調,在加速過程中與Z4一樣基本感覺不到發動機的空轉,但它的降檔動作稍顯滯后,尤其是在連續降檔時,動力的恢復不夠及時。打開敞篷,發動機的聲音在駕駛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聽覺刺激,新Z4在渦輪增壓介入時,發動機的聲浪表現的更為高亢,自然吸氣6缸機原本的那種低沉被掩蓋住了,讓人略感不爽。SLK在高轉速時的聲音最為享受,完全沒有2000rpm時那種細膩的感覺,取而代之的是讓人倍感興奮的低沉怒吼。偏軟的懸架犧牲了Z4的運動天賦,SLK顯得更為老道新Z4上增加了主動懸架調節系統,分為普通,運動和運動+,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寶馬在通過先進的技術達到運動性與舒適性的統一。但即使有了主動調節,前雙連桿獨立懸架和后多連桿獨立懸架還是有些過分偏向舒適性,在極限狀態下的側傾幅度要比SLK大一些,這直接影響到了它的繞樁成績,比SLK的平均速度慢了0.8km/h。不過寶馬更具吸引力的還是DSC的半開控制,在運動+模式下,車身可以出現一定幅度的側滑,而DSC不會過早干預,很大程度提升了后驅車的駕駛樂趣,當然也可以選擇完全關掉DSC,不過沒有了機械手剎的輔助,想要原地調頭還不太容易。再看SLK,雖然在動力方面與裝了雙渦輪增壓的Z4相比略遜一籌但老道的懸架設計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后均是多連桿獨立懸架,駕駛過程中時刻能感覺到對于路面忠實的反饋,可能剛開始會感到不適應,但這種風格讓它在彎道上游刃有余,無論是加速還是過彎,車身的重心保持得都很穩定,不必擔心在出彎時會有過多的搖擺。更為直接的路面反饋增加了駕駛的信心。在彎道里,SLK也會出現少許側滑的跡象,不過ESP的介入要比運動+模式下的Z4來的早一些,讓稍微緊張的心情瞬間恢復平靜。新Z4的表現可以征服更多年輕人的購買欲望,SLK內功不輸對手硬頂敞篷跑車還算不上是超級運動機器,只不過廠家在敞篷之外還賦予了更多性格特點,畢竟這類跑車的目標客戶還是在公路上拉風的年輕一代,外在的表現也許比過度追求性能的突破更加實際。新Z4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小的變化,強大的動力和炫酷的外表都比SLK更吸引人,但在本質上,寶馬賦予了它更多的娛樂精神,強調了舒適性、增加了很多電子輔助裝置,不能說這樣的改進是一種妥協,畢竟客戶群決定了設計的方向,但如果你想要找到寶馬最純粹的運動精神,還是去駕駛M3吧。SLK經歷了5年的市場考驗,雖然在配置上有些落后,但扎實的基本功讓人忽略了其他方面的不足,它的運動精神表現的更為徹底,在打開敞篷后在山路上行駛,又可以充分感受敞篷車的駕駛樂趣。不過SLK也到了該換代的時候了,新車型的諜照已經在網上滿天飛,那些SLK的粉絲們會不會圖一時之快而放棄了對新車型的等待,86萬的價格比寶馬新Z4還要貴一點,由此看來SLK至少在一年里不會有太大的作為,不過不要緊,等到新SLK上市之后,這種較量還要繼續上演,到時候勝負還要繼續上演到時候勝負還真難說呢。個人認為奔馳比較大氣,而z4前面似乎太長,有點怪怪的。寶馬的座椅也做了舒適性的妥協,椅面和靠背都很柔軟,沒有SLK那種硬邦邦的感覺,而且腰部支撐比較到位,長時間駕駛不會感到疲勞;SLK則有些顧此失彼,過分追求對于身體的包裹,但過于平直的椅背加重了腰部的負擔
奔馳E好看它凝聚了梅賽德斯—奔馳不變的熱誠。這款轎車把動感設計、增強的舒適性以及創新技術集合在一起。此外,還有極富動感的車身外型能為您添上超塵拔俗的優越駕駛感受。
男的:都不適合,實在要選,那就奔馳 SLK 級 女的:寶馬Z4 z4其實女的開挺好,要買寶馬就是3系6系或M級跑車 奔馳,不適合年輕人 其實奧迪也可以考慮的,A4、A5、A7
- 奔馳C級 如題,想給老婆換個新c,她就喜歡松石綠還有新c的內飾和氛圍燈,看了下c200和c260區別好像也不大,動力,全景天窗這些她無所謂,偶爾開我的車她也超級慢,桑塔納也能超她的那種,全景天窗也從來不開,選個c200+個柏林之聲適合嗎?杭州的話現在有優惠嗎?車子不急,年后再買也可以。對比
- 奔馳G級 200萬買馬丁DbX還是G350?對比
- 奔馳C級260那款有立標的,馬力比寶馬325小很多嗎?對比
- 奔馳GLE 350感覺性價比挺高。但450多了空懸6缸有點糾結。求大神全方位指點一下。謝謝對比
- 奔馳C級 陪老婆看過實車,用料與十幾萬的車有何區別,空間太擠,這車太小氣,E還算中規中矩,對比
- 奔馳S級 已定S400豪華版,S400跟S450標配的都是小柏林吧?為什么我看試駕車圖片S450后頂棚上有個喇叭S400豪華的沒有呢?這兩個車應該都是標配的奔馳小柏林吧有什么不一樣嗎?對比
- 純家用,不越野,偶爾長途自駕,落地35萬以內。奔馳GLB,路虎發現運動版,沃爾沃XC60,凱迪拉克XT5,別克昂科旗AV版,福特銳界,紅旗HS5,領克9,林肯航海家/冒險家……這些車里如何選擇?真心求中肯的,實在的建議,水托車黑請勿答,謝謝。。對比
- 奔馳EQS 如題:EQS德國起售80萬人民幣,EQE70萬,僅僅相差10萬,什么邏輯?對比
- 奔馳C級 為什么排量1.5,馬力200多?3系2.0為啥才184呢對比
- 奔馳C級 聽說奔馳C開高速噪音極大,寶馬3的操控沒以前好。那么究竟哪個好一點呢對比
- 威霆 看了全順中軸中頂,小改一下后面能放個廁所,裸車16萬好像。房車床車自駕的好多是這款對比
- 奔馳GLB 如題,一個一線一個二線,同樣都是7坐,奔馳小涂昂大,大家推薦一下,這二個價位一樣?對比
- 奔馳GLB 4驅跟200時尚的區別:1,四驅;2,8速變速箱!還有嗎?感謝你們的解答!對比
- 奔馳GLE 想買450時尚但是我們這邊加價5,6萬。比350時尚本身價格貴10來萬能接受,但是不愿意考慮加價買車,而且還沒車,得需要等1-2個月。因為也就是上下班代步用,一年上不了兩回高速,城市用車路肯定也跑不快,但是比較糾結,350和450的起步速度。之前看抖音說,這倆車雖然馬力差了100匹,差倆缸,但是起步速度上都差不多,拉開差距的主要是100邁以后的爆發力。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倒無所謂,本身也跑不快。所以,想在群里,問問家人們,哪位開過350和450。這個起步上差距大嗎?對比
- 奔馳GLE 350 和 450 哪個賣的多呢?對比
- 奔馳CLS 12款300-320-350什么區別?對比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25-30萬
- 30-35萬
- 35-40萬
- 40-45萬
- 45-50萬
- 50-70萬
- 70-100萬
- 10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