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liiganag2013-05-08 00:00
FF:Front engine,front wheel drive. FR:Front engine,rear wheel drive. MR:mid engine,rear wheel drive. RR:rear engine,rear wheel drive FR:前置發動機后輪驅動 FF:前置發動機前輪驅動 MR:中置發動機后輪驅動 RR:后置發動機后輪驅動 4WD:四輪驅動 FR FR是'Front Engine,Rear Drive'的簡寫,是用來描述一輛汽 車的機械結構布局的最基本資料之一.意思是'前置引擎, 后輪驅動',即所謂'前偈后驅'.顧名思義,車的引擎放在車 頭,透過一條傳動軸將動力傳到尾部車輪,再經尾部車輪將 動力轉到地面.車的前輪是沒有動力的,只作轉向之用.在現存汽車布局中,它可算是較舊的一種,多用于大車或跑車.優 點是結構簡單可靠,愛生活,愛飚車控敏捷.缺點是轉動軸占據車箱空間( 一般的計程車后排中座凸起的位置就是傳動軸所在)和帶來額外重量.此外,FR雖愛生活,愛飚車控敏捷,于轉彎速度過高失控時卻 不如FF(前偈前驅)和4WD(四輪驅動)般 易修正. P.S.現今最新推出的FR己經不再需要大型的傳動軸,因此車 箱空間可以更寬敞了. FF FF是'Front Engine,Front Drive'的簡寫,意思是'前置引擎, 前輪驅動',即所謂'前偈前驅'.引擎放在車頭,波箱緊貼引擎,動力由前輪送到地面.前輪兼負動力轉送和轉向的功 能.優點就是省卻通往后輪的傳動軸,車箱有更大的空間, 車身也自然輕.雖然一般而言它不及FR 般靈活,但勝在愛生活,愛飚車控容易,高速失控時也較易救車,所以在飛車圈子也普遍受落.本來FF另有缺點,就是前輪傳動軸的萬 向接頭(俗稱'和尚頭' 容易耗損,不宜大動力傳送,但隨著汽 車工藝與科技的進步,這問題得以漸漸減少.所以,FF成為今天轎車的主流,更愈來愈多大型車采用. MR MR是'Mid Engine,Rear Drive'的簡寫,即中置引擎,后輪推動.引擎安裝 在駕駛位后的位置,車輛重心變成在車的中間,車輛的重量分布比大約是40:60,重心偏后,造漂移時便容易得多,因此MR車往往在轉彎時反應 特別敏銳(可能會趨于反應過敏而導致轉向過度,但MR的情況總比重量 完全集中在車尾的RR好). MR的引擎安裝的位置較低,因此中置引擎的車有低重心的特性,由于重 心偏低,所以車輛在加速時車胎不易打滑;還有,由于引擎在中間,傳動軸 縮短的關系,MR的加速力也比FR好,所以一級方程或也是MR規格的. 引擎的布局直接影響車輛的重心和重量平衡,驅動形式直接影響車輛的轉向特性。 而這些,都是決定車輛操控的重要因素。 FF的好處是引擎與波箱的位置十分接近,因此動力傳送可變得更為直接及更有效率。 而且引擎與驅動輪也在車頭,所以在直路上高速行走會有很好的操控及穩定性。 不過先天性擁有轉向不足的問題,以高速走進彎道,轉向不足的情況更見明顯。 合適的駕駛方法:由擁有轉向不足的特性,所以入彎時必需加以減速來提升前胎與路面的抓著力,才能有效地改善轉向時的表現。另外在放開油門時,車輛會出現偏向內側的現象,若能妥善利用,對彎道中的行走將有很大的幫助。 而FR由于以后輪作為驅動輪,令前輪可完全專注于轉向的工作,所以轉向時的反應更為敏捷。 由于加速時重心移向后方,令驅動輪可得到更佳的抓著力,從而提升加速時的反應及表現。 缺點就是在過彎時減速因重心完全移向車頭,令驅動輪向上浮起,所以便會導致甩尾的情況發生。 合適的駕駛方法 :由于入彎時過量的減速 (FULL BRAKE) 或在彎道上過量的加速 (FULL BRAKE),也會令到汽車出現甩尾的情況,而且當甩尾時還作出加速,更會引致汽車打轉,因此在過彎時應把車速調教至一個合適的水平,減低汽車出現甩尾的情況發生。 至于MR車由于引擎設置在車身的中央部份,因此重心分布取得很好的平衡度,令車輛行車時擁有優異的操控及穩定性。 由于擁有良好的重心平衡度,因此轉向時所走的行車線位十分準確 (NATURAL STEER),而且反應亦來得相當敏銳。 若以過高的速度來進人彎道 (超過車輛可容許的界限時),便會出現很嚴重的轉向過度情況。 合適的駕駛方法 雖然車輪擁有 (NATURAL STEER) 的特性,十分有利于轉向時的表現,可是若以過高的車速入彎,便會出現嚴重的轉向過度情況,所以入彎時必需有效地控制車速。另外在使用甩尾過彎的技巧上,當發現甩尾的角度太大時,應即時利用反的技巧來補救,否則汽車便會出現打轉的情況 通常地,“全時驅動”(AWD--All Wheel Drive)是指在任何時候,任何行駛狀態下,都是由四輪驅動的車輛;或者在任何需要四輪驅動的情況出現時,都能夠自動轉換到四輪驅動狀態的車輛。 而一般意義的“四輪驅動”(4WD--Four Wheel Drive),是指在某些需要四輪驅動的情況下,必須經過手動操縱,才能轉換到四輪驅動狀態的車輛。在汽車業界,這種定義通常是被遵守的,但有時也有例外。如現下已停產的“Ford-Tempo"和"Subaru-Justy"實際上是手動操縱非全時驅動系統。“四輪驅動”這個因需要而生的術語的定義其實是非常模糊的,它可以是指手動操縱才能轉換成四輪驅動的系統,也可以是指在某些時候可以自動轉換成四輪驅動的系統。媒體的濫用更增添了人們對該詞義準確理解的困難。
回答者:wjs4977707652016-05-08 00:00
首先要看你的車是否存在轉向不足的情況,如果不存在,建議走線過彎,不用飄移,因為飄移減速太多,不想游戲里那樣實用
提問者:zwb_591515952013-06-25
1)汽車轉彎時車速要慢,轉動方向盤不能過急,以免離心力過大造成汽車側滑。若汽車發生側滑時,應立即放松加速踏板,將方向盤轉向后輪側滑的一側,待車輛恢復正直行駛方向后,再回正方向盤繼續行駛。 2)汽車轉彎時應盡量避免使用制動
提問者:feiyue22013-08-01
超級房車賽汽車運動中有些彎道玩家還不能過去,那么我們要怎么樣才能順利的通過這些彎道呢。小編給你支一招吧。以下就是小編帶來的超級房車賽汽車運動怎么過彎 過彎技巧分享。緊縮彎道造型與開放彎道正好相反!和剛才一樣,不要被騙了!
提問者:mesia2016-10-24
轎車的驅動方式有三種:前置前驅(FF)、前置后驅(FR)和四輪驅動(4WD)。所謂前置前驅,是指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的驅動形式。這是1970年代后才真正興起和在技術上得以完善的驅動形式,目前大多數中、小型轎車都采用了這種
提問者:2013-06-29
現在民用車多數為FF(前置發動機前輪驅動)布局,前輪即是轉向輪,又是驅動輪,而車子的重量又都集中在前部,所以轉彎時重心也是在前面的,較容易引起轉向不足(俗稱推頭),在高速轉彎時更明顯. 使用FF主要原因是省去了傳動軸,
提問者:除翣碧嶮8682013-11-17
其實說白了 主要因素就是摩擦力 當然還有重量分配 懸掛軟硬等等 首先說前驅 由于前輪承擔著驅動和導向的雙重作用 容易導致前輪摩擦力不夠 在離心力的作用下 又由于后輪只是從動 就比較容易發生轉向不足 然
提問者:ilmm012201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