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2013-04-14 00:00
請高手賜教。我對發動機的理解還是初中時學的四沖程發動機水平。那好像就是捷達用的兩氣門發動機吧。
氣門多了,那么同等壓力下空氣與汽油的混合氣霧化的更好燃燒更充分 發動機技術先進與否,有很多衡量指標,其中,汽缸與氣門數確實是其中之一。 汽車發動機常用缸數有3、4、5、6、8、10、12缸。排量1升以下的發動機常用3缸(如夏利7100),1—2.5升一般為4缸發動機,3升左右的發動機一般為6缸,4升左右為8缸,5.5升以上用12缸發動機。按照發動機的排列方式,又可分為有W型12缸發動機(如大眾輝騰W12、奧迪A8W12)、V型12缸發動機(如奔馳S600、寶馬760)、W型8缸發動機(如帕薩特W8)、V型8缸發動機(如新奧迪A6L4.2)、水平對置6缸發動機(如斯巴魯森林人)、V型6缸發動機、直列5缸發動機和直列4缸發動機等。一般來說,在同等缸徑下,缸數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數越多,缸徑越小,轉速可以提高,從而獲得較大的提升功率。 一般來說,同等排量情況下,氣門越多,進排氣效率越好,就像一個人跑步,累得氣喘吁吁時,需要張大嘴巴呼吸。傳統的發動機多是每缸一個進氣門和一個排氣門,這種二氣門配氣機構相對比較簡單,制造成本低,維修起來也相對容易。對于輸出功率要求不太高的普通發動機來說,兩氣門就能獲得較為滿意的發動機輸出功率與扭矩性能。 排量較大、功率較大的發動機要采用多氣門技術。最簡單的多氣門技術是三氣門結構,即在一進一排的二氣門結構基礎上再加上一個進氣門。近年來,世界各大汽車公司新開發的轎車大多采用四氣門結構。四氣門配氣機構中,每個氣缸各有兩個進氣門和兩個排氣門。 四氣門結構能大幅度提高發動機的吸氣、排氣效率,新款轎車大都采用四氣門技術。當然,大眾汽車多采用五氣門技術,如老款捷達王的20V發動機,寶來1.8T發動機也是五氣門。 不過,達到或超過六氣門不僅使配氣結構過于復雜,還會導致發動機壽命縮短,氣門開啟的空間簾區(氣門的圓周和氣門的升程)也較小,效率下降。因此,四氣門技術目前使用最為普遍。 需要指出的是,汽缸和氣門數可以作為判斷發動機優劣的標準之一,但不是唯一標準。比如,寶馬公司的直列4缸2.0升發動機,由于其獨特的可變氣門技術,在功率和扭矩輸出上絲毫不遜于普通的6缸機,這也是寶馬318轎車動力性廣受好評的原因。奔馳公司長期采用每缸3氣門技術,也達到了很好的功率、扭矩和環保水平。此外,配備渦輪增壓技術后,寶來1.8T4缸機的功率和扭矩也能達到普通6缸機的水平。 多點電噴 汽車發動機的電噴裝置一般是由噴油油路、傳感器組和電子控制單元三大部分組成的。如果噴射器安裝在原來化油器位置上,即整個發動機只有一個汽油噴射點,這就是單點電噴;如果噴射器安裝在每個氣缸的進氣管上,即汽油的噴射是由多個地方(至少每個氣缸都有一個噴射點)噴人氣缸的,這就是多點電噴。 缸內直噴 又稱FSI,FSI(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燃料分層噴射技術代表著傳統汽油引擎的一個發展方向。傳統的汽油發動機是通過電腦采集凸輪位置以及發動機各相關工況從而控制噴油嘴將汽油噴入進氣歧管。但由于噴油嘴離燃燒室有一定的距離,汽油同空氣的混合情況受進氣氣流和氣門開關的影響較大,并且微小的油顆粒會吸附在管道壁上,所以希望噴油嘴能夠直接將燃油噴入汽缸。FSI就是大眾集團開發的用來改善傳統汽油發動機供油方式的不足而研制的缸內直接噴射技術,先進的直噴式汽油發動機采用類似于柴油發動機的供油技術,通過一個活塞泵提供所需的100bar以上的壓力,將汽油提供給位于汽缸內的電磁噴射器。然后通過電腦控制噴射器將燃料在最恰當的時間直接注入燃燒室,其控制的精確度接近毫秒,其關鍵是考慮噴射器的安裝,必須在汽缸上部留給其一定的空間。由于汽缸頂部已經布置了火花塞和多個氣門,已經相當緊湊,所以將其布置在靠近進氣門側。由于噴射器的加入導致了對設計和制造的要求都相當的高,如果布置不合理、制造精度達不到要求導致剛度不足甚至漏氣只能得不償失。另外FSI引擎對燃油品質的要求也比較高,目前國內的油品狀況可能很難達到FSI引擎的要求,所以部分裝配了FSI的進口高爾夫出現了發動機的水土不服。 此外,FSI技術采用了兩種不同的注油模式,即分層注油和均勻注油模式。發動機低速或中速運轉時采用分層注油模式。此時節氣門為半開狀態,空氣由進氣管進入汽缸撞在活塞頂部,由于活塞頂部制作成特殊的形狀從而在火花塞附近形成期望中的渦流。當壓縮過程接近尾聲時,少量的燃油由噴射器噴出,形成可燃氣體。這種分層注油方式可充分提高發動機的經濟性,因為在轉速較低、負荷較小時除了火花塞周圍需要形成濃度較高的油氣混合物外,燃燒室的其它地方只需空氣含量較高的混合氣即可,而FSI使其與理想狀態非常接近。當節氣門完全開啟,發動機高速運轉時,大量空氣高速進入汽缸形成較強渦流并與汽油均勻混合。從而促進燃油充分燃燒,提高發動機的動力輸出。電腦不斷的根據發動機的工作狀況改變注油模式,始終保持最適宜的供油方式。燃油的充分利用不僅提高了燃油的利用效率和發動機的輸出而且改善了排放。 發動機可變氣門正時技術的英文縮寫就是“VVT”(Variable Valve Timing),其實這種稱謂是“可變氣門正時”的通稱,而在汽車領域被普遍應用的可變氣門正時技術又因為各個廠商的自行創新或者叫法不同而多種多樣。簡單來說,可變氣門正時的原理就是根據發動機的運行情況,調整進氣、排氣的量,控制氣門開合的時間和角度,使進入的空氣量達到最佳,從而提高燃燒效率。 可變氣門正時VVT標識 發動機可變氣門正時技術 我們通俗點來說,四沖程汽油機分為吸氣、壓縮、做功、排氣這四步流程,由于發動機工作時的轉速很高,四沖程發動機的一個工作行程僅需千分之幾秒,這么短促的時間往往會引起發動機進氣不足,排氣不凈,造成功率下降。因此,就需要利用氣流的進氣慣性,氣門要早開晚關,以滿足進氣充足,排氣干凈的要求。 發動機氣門是由曲軸通過凸輪軸帶動的 氣門的配氣正時則是由凸輪決定的 發動機氣門是由曲軸通過凸輪軸帶動的,氣門的配氣正時則是由凸輪決定的。對于沒有可變氣門正時技術的普通發動機而言,進排氣們開閉時間都是固定的,但是這種固定不變的氣門正時卻很難顧及到發動機在不同轉速工況時的工作需要。所以,為了讓發動機根據不同的負載情況能夠自由調整“呼吸”,氣門正時的可變性就發揮出了應有的作用,這樣以來就會提升發動機的動力表現,使燃燒更有效率。 采用可變氣門正時系統的發動機局部剖面圖 可變氣門正時系統特寫(點擊58車) 采用可變氣門正時系統的發動機 在控制進氣與排氣的工作中,必然會出現一個進氣門和排氣門同時開啟的時刻,配氣相位上稱為“重疊階段”。在低轉下表現出色的設計在高轉下就未必有效,而重疊較多的發動機設計則在低轉時的扭矩輸出方面表現欠佳,重疊少的發動機則是在犧牲了動力性能的前提下換來了發動機的平順性和高扭矩。因此,就需要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到凸輪形狀和正時的設計,從而優化發動機的表現。 凸輪軸及節氣門裝配圖 四沖程發動機工作中的進氣與排氣過程(動態演示) 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求這個“重疊階段”的夾角大小可以根據轉速和負載的不同進行調節,高低轉速下都可以獲得理想的進氣量從而提升發動機燃燒效率,這就是可變氣門正時技術開發的初衷。
回答者:2016-04-14 00:00
單純講車的話,不談其他因素,都是好車。但兩車特點不同,第一發動機不同,一個是直列四缸,一個是水平對置四缸發動機。發動機斯巴魯比較有特色。但斯巴魯屬于小眾車,配件目前需要日本進口,和國內合資生產的日系車相比,略微貴一點。但
提問者:yoha1882013-09-11
新森林人有2.0L、2.5L自然吸氣,以及2.0T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共三款動力。其中2.0T是斯巴魯首發的全新發動機,它的輸出數據在國內現有2.0T發動機中是最優異的,達到177kw,峰值扭矩達320Nm,而它的油耗竟然
提問者:匿名網友2014-01-16
先從動力方面來說,兩者不相上下,斯巴魯以前一直是做賽車的,他的亮點在于原本裝配于賽車上的水平對置發動機放到了SUV上,動力輸出是非常可觀的。而途觀的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動力輸出也是不錯的,雖然發動機和大眾旗下奧迪的發
提問者:yangzirebeng2013-10-10
新森林人有2.0L、2.5L自然吸氣,以及2.0T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共三款動力。其中2.0T是斯巴魯首發的全新發動機,它的輸出數據在國內現有2.0T發動機中是最優異的,達到177kw,峰值扭矩達320Nm,而它的油耗竟然
提問者:liunianji3002014-10-13
當然是2.5T森林人!先從動力方面考慮,傲虎搭載的是和斯巴魯旗艦級SUV馳鵬相同的3.6 6缸水平對置發動機,自然吸氣的大排量水平對置發動機當然會有高歌猛進的駕駛快感,而且水平對置發動機的聲線很迷人!但說實話動力輸出和燃
提問者:ainijiofa2013-04-07
我就是上海大眾做維修的,從技術上講途觀肯定要比森林人好,途觀直噴發動機是世界技術前十強發動機,跑高速油耗比較低,雙離合器也是世界上比較先進的。森林人發動機是水平對置,在動力上趕不上途觀,曾經有朋友專門驗證過,在高速上飆車
提問者:mzxyhbt2013-08-27